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联发科首届软件大赛获奖后台湾行
leduc | 2011-07-19 22:27:26    阅读:4321   发布文章

     7月初在EEPW和联发科的工作人员带领下一同游玩了台湾,非常感谢主办方联发科在给了丰厚的奖金之余还邀请大家去台湾观光,也非常感谢EEPW在比赛和台湾行中一直悉心的照顾,所以借此跟EEPW和联发科做做宣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同时自己比赛中也收获很多,技术上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理解,这些道理说来平淡无奇,但如果亲身体会一定会有很多感悟,因此也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比赛和活动。

    要回到正文了。现在整个行程还清晰可记,回想起来还是很兴奋。
    7月4日周一赶了个大早,五点半在校门口同EEPW的王宇汇合了。王宇从北京过来,要陪同我们一起去台湾。本来他可以直飞台湾,但因为我们手续没办好,只好陪我们从香港转机。为此真的很抱歉。大家坐上他包的车直奔机场。在机场稍等了一会就飞往香港。想想这次比赛给了我很多第一次,复赛时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京,现在又是第一次去香港,第一次去台湾。对香港机场慕名已久,但只匆匆一瞥,只等回程再看是否要纵容下奢念。

     在香港机场刚好凑足三个人斗地主,所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马上登上去台湾的飞机,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台北,落地之后立马换掉两千RMB(最后发现在这场外汇买卖中亏损了)。飞机上本来心情还很平静,但入境之时还是起了不少猗涟,所有大陆人好奇的台湾,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入境检查之后一出机场就看到写有我们三个名字的牌子,接着有人上前迎接,三人上了一辆小轿车就奔往新竹了。突然发觉有人接机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没有刚出机场的片刻彷徨,也不用担心选择何种交通。

    从机场到新竹的这段路是对台湾的第一印象,绿色、清新,对人的第一印象来自司机,可能因为我们是来宾,司机对我们很客气很尊敬,不过后面几天遇见的人,也都是如此,乐于助人,热情,真诚,自然。

    入住的酒店在新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配备也不去说啥了,不过坐落的地段虽是市区,但却没有高楼大厦林立,招牌都是伸入街道,有点香港电影里夜市的感觉,后来发现台湾夜市也差不多,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大陆这样大刀阔斧的建设。



    飞机上没有填饱肚子,于是在三点这样尴尬的时间找了家小店,吃了有名的卤肉饭,味道果真不错。饭后就回到酒店等待晚宴,瞅了瞅台湾的电视节目,赫然发现好几个台都是大陆的电视台,CCTV还在放有关毛泽东的电视剧,其他很多本土台有放电视剧,有放新闻,印象深刻的是东森新闻台,纯粹的新闻台,新闻轮番播放,即时跟进,几个小时轮播Lady Gaga在台湾的新闻。

    晚宴去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小店,我选了非主席的一桌,这样可以“大吃大喝”,果不其然,只是牺牲了两位清华的优秀学子。还刚开席,主办方就送了一瓶红酒,我不会品,只好用听来的头衔证明它有多赞,据说是2008年全球一万瓶红酒中排名75的红酒,想来应该很厉害了吧。我虽品不出优劣,但是酒类中还是偏爱红酒,于是趁大家不爱喝,自饮自酌。现在回想,会不会太失态了,不过最后也忽悠着大家一起喝,算是保住了点颜面。晚饭后街道上散步了一会,看看台湾人民的生活状态。物价似乎同大陆差不了多少,工资听导游说要高一些。马路不宽,往来的摩托车确实很多,这在台北也一样。

      第二天早上大伙不慌不忙的一起去了联发科总部。这是有点紧张的,因为人有多优秀才能受到多少尊敬。 要被联发科的总裁接见,我自己也要掂量我有几斤几两,只能说荣幸之至了。和总裁见面的时间不多,匆匆合影留念。不得不提在接待人员中有位联发科mm,前一天欢迎晚宴也有看到,很像陈意涵,有些嗲,感觉很地道的台妹。怕无礼,不敢偷拍,只能遗憾没有正面清晰照片。直到后来整理所有人照片才发现原来某位“大哥”有拍清晰照,多谢了。早上接下来的时间听了吴蔡两位女士的报告,中餐在员工餐厅就餐后又听了一位市场部高管的报告,具体不表了,但这几场报告应该算是整个台湾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值得思考,尤其是市场部高管的报告,收益匪浅,比如对产品需求的跳跃思维,直接分析终端用户而不是制造商。接着参观了台湾清华的实验室,学术交流的成分可能算少,更多算是旅游参观。

      结束这些“正经”的参观,大家就迫不及待的踏上旅行观光的行程了。除了导游和司机,其他都是大陆人,7个学生,一个华中科大的老师,一个北京联发科的美女李娟,还有EEPW的王宇王炜两兄弟(李娟说他们是兄弟,我后来很认同,打牌时那默契就就不说了,惊叹的是会上一个刚说了开头另一个就能马上补充,理解毫无偏差,真是心有灵犀)。本来才十二三个人,却坐上了三十几人的大巴。导游个帅小伙,幽默直爽,他自称这是台南人的个性。观光的第一站是阿里山,坐车坐了三四个小时,这在台湾算是长途了,不过对于我这种回家要用一整天的人来说,这算小巫,因此也会羡慕地方小的便捷。据观测,游阿里山应该是同行的主办方几个要求的吧,他们通过春晚的一首歌了解了阿里山,而我们是从课本了解了日月潭。原以为阿里山就代表着有日月潭,没想到不在一块。晚上到阿里山上的饭店已经很晚了,趁自由活动,疯狂得寄明信片,把所以该寄的寄了,事后证明这是很有预见性的,因为到了101和故宫也没有时间寄。

      第三天四点起了大早,赶往玉山看日出,一坐上车就收到导游买的豆浆和鸡蛋,真是很体贴。之前没想到他们会想去看日出,以为只有年少轻狂的人才会,看来只有我自己心态老了。这是人生第二次看日出,第一次是在黄山光明顶,与这次不同的是,黄山上的日出出现在天际,而阿里山的太阳从山头升起。



      看完日出,沿途略微观光后就回去吃了早餐。接下来去了森林公园,主要卖点是巨木,老的有2700年,少的也有八九百年。路上还看到阿里山的小火车,本来坐小火车也在计划内,因为不巧前一段时间小火车出了事故,只好放弃了。








      阿里山的行程结束之后就是最向往的台北了。路上导游自费请大家吃荔枝和台湾奶茶,这让我很吃惊,难道是因为我们是联发科的来宾么,不过联发科的mm说,台湾的导游都很好。返程仍用了三四个小时,所以到台北时已经是傍晚。刚进城时就能瞭望到101大楼,果然气场强大。停车在101不远的国父纪念馆,在闭馆前的十几分钟匆匆浏览了下。接着找了家小店体验台湾生活,吃了牛肉牛筋面,份量很足,没有很强的新鲜感。饭后步行去101,商场内部跟各大城市的大商城区别不大,主要是外形独特与90层的观光层。





      第四天内容很丰富,因为少了很多车程。第一站是去士林官邸也就是蒋介石故居,看士林官邸变成了欣赏宋美龄的格调,以宋美龄的才情,果真不损名门闺秀的声明。



      大家提早吃完中餐后,趁人少去了台北故宫。之前在微博上知道有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亲身一见,仍叹为观止。因为不懂,所以没有太多惊叹的欢畅,只对象牙雕刻和竹雕的巧夺天工印象深刻,唐三彩的部分比上海博物馆要少了。出馆忙着在回大陆前买纪念品,没看到喜欢的,犹豫太多,以至于耽误了时间,结果慌忙中只寄出了一张。,拖累了大家一点时间,非常过意不去。

      白天的最后一站是淡水渔人码头,很欧式,透着一种浓浓的浪漫气氛。海边的天空很蓝,蓝的令人心旷神怡,以后一定要找个这样的地方住下。在这个地方拍照,不需要什么技术,也能成一幅画。

      晚上导游带去士林夜市,还选择了坐捷运(就是地铁)去。士林夜市的人很多,多得有点像大陆了。对于那些小吃,也没有很强的新鲜感,很多有点眼熟。但不得不说的是现榨果汁和刨冰还是很好吃的。话说记得导演在车上说,大陆人或说大陆北方人喜欢用“没事”来回答“谢谢”和“对不起”,台湾人不用这个,而我在夜市的体验是,有一个阿姨用“不会”来回答我的“谢谢”,我觉得很有趣。





      这算是旅程的最后一站了,吃到撑之后大家回了宾馆。在王炜的房间里,大家汇总照片,然后头一次聚在一起聊天,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王炜用了很多溢美之词来表扬这些学生,大家只能心虚领受了。也感谢下EEPW和联发科。 

     因为没有EEPW的工作人员一起回大陆,怕自己找不到接车人员,以至于最后一天早上竟忘了退房,最后还给EEPW和联发科的人摆了一道,我真是拖泥带水啊。接送司机是台湾人,但祖籍竟然也在湖南,妻子竟也是大陆人,这种姻缘还真是促进两岸交流的好方式。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如果我找一个台妹交往,其实是为促进两岸交流。
    最后离开台北时拍了一张台湾清晨的照片,很安静的样子。离开香港机场时,也在飞机上拍了一张。下次来就不知道何时了。

    

    最后一天是周五,早上7点出门,下午6点才到寝室。其中回来的两趟飞机都因为经济舱满了而坐了商务舱,体验确实比经济舱要舒坦。一到寝室就开始整理照片和写日志,不过断断续续的写拖到10号周日,果然有很多已经懒得写了,现在看来有点象流水帐了。码字对我来说似乎需要很多精力,很容易疲劳被打断。今天(7月19日)已经陆续有朋友说收到我寄的明信片了,很高兴。好像已经很少人寄明信片了,不过我还是喜欢这种方式,简单,一个邮戳也最有纪念价值。
    几乎每个都喜欢旅游,因为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不同的人,回来之后又会有美好的心情。这次台湾行,不仅是身心愉快,也让人生更有动力,因为“优秀”(暂且不谦虚),所有才有这样的机会免费游台湾。当你知道知识在某种程度是一种能力时,你就会主动去获取,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变得优秀,这样才可以得到更多!再次谢谢联发科和EEPW,大家也不妨考虑参加下一届的联发科软件大赛(虽然这插入式广告有点明显,但是这不是目的哈)。
    
                                                                                                                        7月19日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leduc  2011-08-08 11:12:51 

写信只在大一大二时,积累了一大叠

reallyfly  2011-07-23 22:27:25 

我也喜欢寄明信片,也喜欢时不时写信。 觉得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做的事情给人一种很真诚的感觉。

jackwang  2011-07-20 09:28:09 

嗯,欣慰~~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